當前位置: 首頁 > 基礎平臺 >> 人員情況 > 內容頁

散發泥土芬芳的“龍江樣本”——黑龍江省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的調研報告

時間:2013年04月23日來源:本站原創作者:swd2013點擊:

     20111013日,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新興公安分局刑警隊偵察員來到七臺河市就業局社區工作指導科找到孫艷萍尋求信息幫助。

    “我是市公安局刑警隊的,這是我的證件,我們正在追查一名逃犯。聽說這里的居民信息是最全、最準確的,希望能得到你們的幫助!辈坏絻煞昼,孫艷萍就通過社區信息系統將該逃犯的詳細信息找到。

    送走刑警隊偵察員,孫艷萍心里感慨萬千。從2003年黑龍江省啟動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至今,孫艷萍見證了近十年的歷史變遷。啟動之初的艱難仿佛就在眼前,如今,基層服務平臺不僅贏得了百姓的認可和社會的支持,也成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基礎。

    基層崗位的堅守者

    當記者走進七臺河市花園社區,立即被這里基層服務平臺協管員熱情、真誠、周到的服務所感染。統一的著裝,嫻熟的操作,甜美的微笑,讓人如沐春風。

    整齊的臺賬裝滿了整整三個大柜子。角落里一本已經泛黃的筆記本引起記者的注意。 “這是我擔任協理員時用作收集就業信息的本子!币呀浽谏鐓^工作8年的協理員高桂芹給記者翻看著筆記本,盡管裝訂線已經松散,字跡已經模糊,但高桂芹一直珍藏著。 “那時候還沒有電腦,我們都是拿著本子一個字一個字地記!痹谶@個普通的筆記本里,不僅記錄著花園社區3041名居民詳細的就業信息,也保存著高桂芹下崗后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的珍貴記憶。

    和高桂芹一樣,七臺河市最初配備的幾十名協理員都是下崗后的 “4050”人員。正因為失去過,重新上崗的他們備加珍惜。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登記,到企業找崗位、送培訓信息,加班加點書寫臺賬……盡管每天工作都在10個小時以上,大家也不覺得苦。

    真正的苦來自于群眾的不理解。七臺河市第一批協管員楊玉霞清晰地記得,她第一次入戶調查時的尷尬: “因為那時候大家都沒聽說過協理員這個名字,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我到一個住戶家里剛介紹完,他們還以為我是收彩禮的 ‘寫禮員’,直接拒絕了我的信息采集要求!

    楊玉霞的經歷很多協理員都遇到過。一次次的拒絕沒有澆滅協理員們的熱情。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边@是七臺河市協理員最常說起的一句話。

    為了增強大家的信心,也為了增強大家的目標感,2003年,七臺河市出臺了 《七臺河市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管理辦法》和《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工作職責》等一系列制度,明確了協理員的日常工作職責,并對此進行量化考核。

下一頁
本文共 6 頁,第  [1] [2] [3] [4] [5] [6] 頁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Copyright (c)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綏化就業創業網 主辦單位:綏化市勞動就業局
版權所有 ICP備案編號: 黑ICP備17007902號-1
建議您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瀏覽本站 技術支持:遠望電科技有限公司

国产六月婷婷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