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綏化創業 >> 創業典型風采展示 > 內容頁

從城市女工變成農民致富帶頭人 --海倫市玉蘭瓜菜種植協會會長王玉蘭事跡

時間:2013年05月29日來源:本站原創作者:swd2013點擊:

女子能頂大半邊天,這話放在海倫市共合鎮復中村農民女黨員王玉蘭身上一點都不為過。她從1995年開始種植棚室蔬菜,打拼了17個年頭,棚室種植基地已擴大到500畝,塑鋼大棚55棟,節能溫室5棟,引帶全鎮農戶種植棚室蔬菜5210畝,年收入超6000多萬元,現已成為海倫市的名牌農業產業,帶領廣大農民探索出一條新的致富路。
    王玉蘭身材苗條,臉色黑紅,說話直來直去,做事有板有眼,天生要強不服輸的性格。不了解底細的人不會知道,王玉蘭并不是地道的農民,她原來是一位城市女工。只是16年前工廠倒閉,她不愿意靠政府救濟在家吃閑飯,才毅然選擇到廣闊的農村去大有作為。王玉蘭老家的村黨支部書記孫毅感動于王玉蘭創業的決心,便決定將村里最好的30畝機動地承包給王玉蘭搞大棚蔬菜。一年時間里,王玉蘭脫了兩層皮。當她混得再也不像城里人時,她的付出也換來了豐厚的回報,承包第二年就取得了每畝超千元的收入。
    但王玉蘭覺得“不解渴”。轉年她就自掏腰包,到外地訪名師求專家,終于覓得種植大棚蔬菜的秘訣。1996年,還是那些大棚,還是那30畝土地,一年卻賺回了4萬多元。兩年的奮斗,王玉蘭看到了希望,她從此也完成了自己創業的夢想。自己富了,但王玉蘭卻并不開心。她想,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不能只想著自己賺錢,應該讓全村的姐妹們都富起來,那才能叫本事。說干就干,她動員村里人都開始搞賺錢的大棚蔬菜種植,不僅提供技術,提供市場,還為很多貧困家庭墊付資金。在她的努力下,全村有三分之一的農戶跟著王玉蘭一起種植大棚蔬菜,她幫扶的14戶貧困戶目前已全部脫貧。為了讓村民們種植的蔬菜都能及時運出去,王玉蘭還幾次找到市交通部門,爭取來了修路資金,她又自掏腰包3萬元,終于使村里的路得到了硬化。
    小打小鬧的富,王玉蘭又有些“看不上眼”了。2008年,王玉蘭開始著手建立專業合作社。開始的時候,村民有些猶豫。王玉蘭向村民們保證說,只要加入合作社,賺了算大家的,賠了算自己的。此話一出,大家心里有了底。在市鄉村三級黨組織的幫助下,王玉蘭因勢利導,于2009年正式建立了復中村玉蘭瓜菜種植合作社。合作社由于實現了技術資源的共享,效益實現了最大化。2010年,王玉蘭又牽頭成立了海倫市玉蘭瓜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作用不斷增強。王玉蘭領導的合作社規模日益擴大,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經濟效益迅猛提高。合作社生產系列瓜菜品種和新奇特瓜菜品種得到了省內外消費者的青睞,遠銷到全國17個省市。其中謝花面倭瓜被指定為中南海特供產品。2009年,共合鎮也因此被國家命名為“農業新技術開發區”。隨著合作社規模的不斷擴大,技術服務的緊密跟蹤,社員的經濟效益逐年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王玉蘭關愛群眾,群眾也真心擁護她。王玉蘭連續被選為海倫市第四屆、五屆、六屆、七屆人大代表,綏化市一屆、二屆、三屆人大代表,黑龍江省第十屆人大代表。她曾被全國婦聯授予“雙學雙比”致富能手,多次被評為市鄉“三八”紅旗手,科技致富能手,海倫市優秀人大代表標兵,海倫市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Copyright (c)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綏化就業創業網 主辦單位:綏化市勞動就業局
版權所有 ICP備案編號: 黑ICP備17007902號-1
建議您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瀏覽本站 技術支持:遠望電科技有限公司

国产六月婷婷爱在线观看